求职轶闻

求职过程中,遇到的一些事,记录一下。

某数据共享公司

大体流程如下:

节点 理论操作 实际
到达 找前台小姐姐签到 被锁在大门外,前台没人。按门铃没反应,打电话求助
填应聘表 提供文具,并附赠一杯水 完全符合
HR面 询问经历,看诚意 完全符合
专业面 直属领导 or 同行 没有这个环节,看起来是产品的人,在开站会,讲的是订单系统
高层面 讲公司大战略,行业背景 简单介绍,然后问问题

首先是法律上的疑问:

本人问 经理答 粗浅理解
数据是怎么来的,目前爬虫这块比较敏感,有法律风险 有合作伙伴,这块绝对是合法的 即便是买数据,直接风险也不在本公司。回来查找了下法律法规,使用数据造成他人损害,被侵权人请求其承担侵权责任的,人民法院应予支持。只拿来做一些分析,做精准推荐问题不大,属于游走在边缘。互联网,还是创造性的破坏

然后关于数据共享的交流,首先是经理问:

经理问 本人答
你觉得数据共享有哪些常用的场景呢 现有的数据共享,更多的还是构造用户画像。基于协同过滤算法,进行推荐。针对消费品,可以根据大数据计算周期,上次购买后,到期推送复购信息
给个具体一点场景,便利店和周围苏宁易购能怎么做数据共享?按照你刚刚说的共享方式,基本没意义。 便利店分享日常消费数据,形成用户画像。例如早餐吃6元,和早餐吃10元下午还买饮料的,肯定是两个不同消费级别的。苏宁易购使用画像,推荐对应价格档位的3C产品

经理说这种就变成卖数据了,商业模式不清晰,也很难获取到数据。

我有点懵了,反问回去“那有什么使用场景?”

经理答:假设去苏宁易购的人,80%都会去便利店的。苏宁易购里面,由数据平台提供免费WiFi,基于LBS推送便利店优惠券。反过来,便利店也推送充电宝、USB线等优惠券。根据优惠券的核销情况,数据平台和推券的店,都会得到一定的分成。顾客消费的店提升了销量,还获取了电子会员信息。

反思:从数据共享来说,更多时候只关注数据本身。万万没想到,所谓的数据其实是流量。本质上是O2O会员营销,是一门流量生意。进行流量获取、分发、转化,软硬结合形成规模化效应,符合互联网的流量打法。

某知名公司IT子公司

这个主要是以下几点:

  1. 招聘软件岗位地点写的是X地点(最近地铁站),实际X地点坐公交1小时到。已经是隔壁市了
  2. 面试套了一通方案,最后说请示领导,结果是经历不太符合。原公司是赋能B端管理内部人员,它这个是赋能B端面向C端用户。但是面试开始,说好曾经的公司是竞品呢?
  3. 同样的,去到前台没人。点电话找人,楼下正在装修。

某类公司

以产品经理的名义招聘,实际上做的是项目经理的工作,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产品经理。这个在B端特别常见

这里绝对不是反对产品经理跑项目,重点在于度的把控:

  1. 出差现场调研,出整体方案,划定大框架。这个完全是产品经理应该做的,项目经理能力上没那么足
  2. 重点项目前期驻场,需求阶段完毕再回到公司跟进开发。里程碑节点去客户现场,汇报进度演示系统。这个也是可以接受的
  3. 内部并没有形成产品(知识管理混乱),只是一个个项目做下来。等于是售前+项目经理+需求分析,搞完这个项目需求跑下个项目。不知道有没有停下来,沉淀产品的那天。
  4. 初创阶段,接到了大项目。产品+开发全部驻场,完全OK的。但后续要有时间沉淀,要分开产品抽象和项目交付团队。不能简单基于项目包装方案,下一个项目copy代码改。这个可能是常态,也是病态。

常规避坑指南

  1. 招聘软件的职位,公司地址仅供参考。点开看具体的,有个工作地址。在查一下公司地址和工商信息,太远就别投了吧。
  2. 出现和某公司合作这种,可能是人力外包,要外派驻场。
  3. 公司规模随便都是500-1000人,请使用启信宝、天眼查、企查查等软件,看看最近一年社保缴纳人数。公司极速膨胀,也很少一年增加一倍的。或者就算那么多人,不交社保还是别去了吧
  4. 知乎、看准网,看看负面的信息,做到心里有数。一般国企就是说养老,技术老。互联网教育之类,就是说加班猛,大小周。
  5. 招聘软件或其他网站的面试经验,仅供参考。面试时,给面试官第一印象很重要
  6. 请修改简历,符合公司要求。公司招聘岗位名,有时有所差异。名字对不上,可能直接被HR pass
  7. 能给你一杯水的,都是非常好的HR小姐姐,要真诚感激。不给你水,可能是杯子用完,或者她太忙。
  8. 不要奢望面试官能提前看你的简历,提前准备好,准备描述项目经历

  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