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端需求调研方法论--调研前

基础捕获

既然是去项目进行调研,再不济也知道甲方客户名称。有了客户名称,基本能获取到以下方面的资料:

  • 主营业务,以及所属行业
  • 在行业中的地位
  • 经营的产品,以及对应特性
  • 资本构成
  • 组织架构(尤其是营销组织)
  • 营销渠道

下面以益力多为例,讲一下获取信息的途径。

股权穿透图

通过启信宝、天眼察、企查查等网站,可以找到益力多的信息。经营业务包括进口、乳制品、保健品等。保健品,就可能有溯源的诉求(主要怕伪劣产品吃出人命)。

公司的相关信息,还可通过官网得到。从官网首页导航栏中,很容易找到“乳酸菌巨头”这个信息。

另外,官网显示的产品信息中只有低糖(蓝色装)和正常(红色装)两种。典型的大单品模式,一如红牛定义了牛磺酸功能性饮料。益力多从港台进驻,定义了大陆的乳酸菌饮料。

股权穿透图显示株式会社Yakult本社控股50%,香港益力多控股35%,养乐多10%。看起来似乎是日资+港资+中资,但深追一下发现不那么简单。

追溯历史,Yakult是日本企业,先后进入港台。香港是粤语音译为益力多,台湾则普通话音译为养乐多。2001年左右从香港进入华南地区,成立广州益力多,覆盖华南及海南。2年后在上海设立养乐多公司,覆盖大陆其他地区。所以,日资无误,控股占比相当高。

益力多整体情况

日资企业的特点不用说了,什么部长、课(科)长之类的岗位是必备了。然后日资注重上下级关系,严格的业务流程&一堆审批流是必须的。

组织架构是比较难从网络上获取到,基本上是用“公司名称+组织架构”在百度文库中查找。益力多没有,康师傅这类倒是有。

营销渠道也是非常难获取到的,用“公司名称+渠道”可以尝试在百度中查找。益力多找不到,同为乳制品的蒙牛有。

进阶捕获

这一块因企业、项目而异,因为各个企业的营销玩法不一样,各个项目的立项方式也有区别。整体来说,就是从营销线和实施线获取资料。

这些资料的捕获,就靠自己发挥才能了。部分信息很敏感(如合同金额),企业内部不让随意传阅,可以要求仅截取部分信息。实在没有办法,可以尝试让上级协助。

营销资料

营销线的资料包括:

  • 售前报告
  • 合同(细化拆解为部署方式、三方对接系统和SOW,但部分合同SOW几乎等于没有)

以售前报告为例,可能从该项目的销售、售前或者PMO(部分项目可能尚未走完立项流程)那边获取。一般售前报告会有Base产品模块的客户诉求描述,并且会突出某部分和现有产品有差距,这就是我们要的关键信息。

售前报告

实施计划

实施线的资料包括:

  • 计划交付版本(Base的标准产品版本)
  • 项目计划(细化拆解整体计划排期和调研计划)
  • 负责模块(极少单兵作战,需要分工合作)
  • 需求规范(交付物以及对应规范,根据项目等级有个内部规范。调研过程中,再和甲方确认)

以调研计划为例,可尝试从销售、售前和项目经理处获取。但是初步的调研计划很粗,通常都是项目经理。一方面调研完成时间根本不可能(Deadline倒排法),另一方面调研的顺序等都不符合你的做事方式。建议立刻和项目经理沟通,看看能否调整(只能调调研先后顺序,deadline是红线)。

调研计划

高阶捕获

高阶捕获,主要是

产品捕获

准备一份计划交付版本的产品功能清单,项目的功能清单将基于这份,进行裁剪和新增。

充分了解产品的内部逻辑,特别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数据关联。举个例子,终端的某个字段,标准产品里面是必填非空的。但这个项目不需要,那么这个字段不能被删除的,要给个默认值才能正常往下跑,并且后续功能都会受到影响(页面都要隐藏掉这个字段)。

充分了解PaaS能力(无PaaS的就多储备点技术吧),能衡量改动的代价。客户提出诉求(一般已经是具体的UI、UE层面),先判断需求是什么。为达到目标,是否有更低成本的方式。又或者,是否有更通用的方式,为后续该功能点产品化做准备。

竞品捕获

现有项目基本是两种:

  1. 替换已有系统;
  2. 新上系统。

针对前者,一般能提前拿到UAT环境,进去看看能知己知彼。针对后者,大部分项目是公开招标。招标过程中基本试用或POC过,所以会有竞品的一些资料。如果能借机能拿到竞品的环境,就是很好的竞品分析机会,也能提前准备。

举个例子,以下是随便找的车销解决方案,可以看出大体流程和业务支撑能力。

车销解决方案

甲方队友

各位要记住,甲方是你的队友。他们也是为这个项目负责的,也希望能如期高质量上线。 根据调研计划和SOW,提前整理出调研准备物,让甲方项目团队提前启动,参与部分调研工作。

举个例子,需要甲方IT和业务提前进行沟通。尽快提供好营销组织架构、角色清单、主数据相关字段&审批、接口文档、关键表单信息和报表样式。

最好准备一份调研问卷(Base交付版本产品能力),让甲方先进行填写,如“考勤是否包含内勤人员的管理”、“内勤人员打卡,是否要基于定位进行检查,如距离办公楼100米内”。

反面例子呢,就是甲方项目组没有提前启动,会议室总是少个人。又或者,一个领域的业务,要调研多次,A业务线调研完成,再去调研B业务线。然后要自己进行整合和区分差异,再次开会讨论。更麻烦的是,同一领域业务,业务线内部无法达成一致,要请示大领导,整体调研进度会卡着。


  目录